首页 » 教学质量 » 质量工程 »

关于开展广州医科大学2019年度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含教材建设)项目立项建设工作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8-09-25  (浏览:

各有关单位:

为充分发挥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以下简称“质量工程”)在教学改革中的引领作用,推动本科教育教学内涵建设,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进一步加强我校的教材建设,充分发挥我校学科优势,突出专业特色;根据《广州医科大学“十三五”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实施方案》、《广州医科大学国家级在线开放课程培育项目建设工作方案《广州医科大学教材建设与管理规定》,教务处决定组织启动2019年度广州医科大学“质量工程”项目(含教材建设项目)立项建设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建设内容及要求

(一)质量工程类项目

1.在线开放课程(含国家级在线开放课程培育项目): MOOCSPOC等,不包括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精品视频公开课程。课程建设需严格执行国家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标准,视频总长度至少在360分钟以上,建设具有持续性,至少持续建设5个完整学年,并应用于学校的混合式教学改革

其中,国家级在线开放课程培育项目优先培育教学名师、省级以上优秀授课竞赛获奖教师承担的,能够体现我校学科优势、专业特色或教学改革亮点的MOOC课程;课程团队要能够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按时在第三方公开课程平台完成上线运行两轮后申报国家级在线开放课程。

校级在线开放课程立项建设5门,每项资助金额4万元。国家级在线开放课程培育项目首期立项2门,二期立项2-3门,分别在20196月和12月底前完成上线运行,每项资助金额20万元。

2.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必须是具备一定仿真实验教学基础的中心,虚拟教学资源丰富并拥有一批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项目,虚拟仿真手段比较先进。重点支持能够替代高污染、高能耗、高风险、高投入以及实体实验教学短期内无法具备条件的虚拟中心建设,与省内现有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重合度较高的中心,原则上不再予以支持。立项建设1个中心,每项资助金额为50万元。

3.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项目:根据国家《20172020年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规划》,优先支持医学技术类、医学基础类、中医类、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生物医学工程类。须依托于校级以上实验示范中心或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应具备以学生为中心的实验教学理念、准确适宜的实验教学内容、创新多样的教学方式方法、先进可靠的实验研发技术、稳定安全的开放运行模式、敬业专业的实验教学队伍、持续改进的实验评价体系、显著示范的实验教学效果等条件。立项建设2个实验项目,每项资助金额为20万元。

4. 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优先支持依托大型企业、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合作建设共享、共用、开放的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注重实践教学基地内涵建设,完善基地内部教学体系和激励制度,充分调动企业(事业单位)积极性,发挥基地实践育人功能,通过基地建设形成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稳定机制。立项建设2个基地,每项资助金额为5万元。

5.本科教学团队:团队带头人应为本学科(专业)领域的知名专家,教授职称,具有较强的引领青年教师发展的能力。教学团队负责人近五年主持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项目较多,实际承担教学工作,本人具有强烈的意愿和较高的学术水平,并愿意长期致力于团队建设,熟悉本学科、专业的教学改革工作,为本学科发展做出较突出的贡献。团队具有良好的梯队结构,老、中、青结合,可持续发展趋势好;团队学缘结构、职称结构、知识结构合理,规模适度;团队成员整体素质高,具有博士学位教师的比例高,团队内部工作制度完备,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础。优先支持开展器官系统课程整合的课程团队。立项建设2个团队,每项资助金额为5万元。

6.产业学院:参照试点学院的建设模式,学院建设面向我省支柱产业或战略新兴产业,有效整合了校内学科专业资源及行业企业教育资源,与产业契合度高,主要合作对象中包含产业行业领域龙头企业(园区),对产业发展具有引领作用。企业(行业协会、园区)深度参与学院决策、建设、教学、管理、执行等各方面,形成了的稳定有序的管理架构,建立了产学合作的长效机制,并配套了科学完备的运行制度。建设各方持续支持学院建设,并形成稳定的投入机制。立项建设1项,每项资助金额为10万元。

7.重点专业:要求专业教学(实践)条件、师资队伍、教学管理等综合实力处于全省前列,负责人为专业带头人,具有正高职称,在全省和全国范围内具有重要学术地位和一定影响力。立项建设2个,每项资助金额为10万元。

8.特色专业:应着力瞄准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凝练高校办学传统和特色,进一步推动高校人才培养与区域产业发展相融合,彰显高校办学特色和优势。负责人为专业带头人,具有正高职称。立项建设2个,每项资助金额为10万元。

(二)教材建设项目

全校各类与本科教学相关的新编教材均可申报,重点如下:1.体现学校学科优势和特色的教材;2.优化课程结构体系与内容的整合教材。3.各专业独立开设实验课程教材。4.新开专业、新兴学科、交叉学科课程使用的教材。5.学科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急需教材。

各项目负责人应严格按计划对立项项目内容体系进行研究和编写,确保立项项目高质量地完成,真正成为精品教材。凡学校教材立项项目,应按批准文件公告的名称、内容编写出版,不得擅自变更,如有特殊情况需要变更,应由项目负责人向各学院和教务处提出书面申请,经批准后方可变更。项目建设期原则上为2年,立项建设5本教材,每项资助金额为5万元。

二、申报条件

(一)推荐项目必须具有院级基础。

(二)除在线开放课程项目外,其余项目申请人必须具备副高及以上职称,项目有明确要求的按要求执行。

(三)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原则上不予立项:

1.建设任务不切实际,依靠项目现有团队力量无法实施的。

2.近5年来,负责人主持有项目按文件要求应参加但未参加各级验收;主持的项目在验收中被列为“暂缓通过”或“不通过”。

3.所主持同类别各级项目尚未通过校内结题验收现重复申报的;

4.项目与已有质量工程立项项目高度相似或相近的;  

5.同一教师作为负责人同时申报本年度多个类别项目的;

6.以2019年1月1日计算,项目负责人年龄距离退休不足2年的;

7.其他应予限制立项的情况。

三、申报程序与申报材料

1.请各单位按照《广州医科大学“十三五”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实施方案》、《广州医科大学国家级在线开放课程培育项目建设工作方案》和《广州医科大学教材建设与管理规定》,统筹规划,做好项目初审和推荐工作。

2.项目采用网络申报,各学院需于20181025日至20181031日在学校质量工程网站完成网上填报和审核工作,网址为http://120.236.166.135:3333/。网上申报系统操作指南待平台开放后在网站下载即可,已有用户名的直接登录,无用户名的直接用中文全名申请即可。各学院管理员账号、密码已于20136月申报2013年度质量工程项目时下发,沿用该账号密码。

3.纸质材料和电子版材料:建设任务书或教材立项申请表(一式2份)、申报汇总表(一式1份)和院级立项发文(一个学院1份),于2018112日前报送至番禺校区行政楼204,电子版发送至gzyjxyj@163.com

四、评审与建设

1.教务处组织评审专家组进行评审遴选,报学校领导审定,批准立项。

2.除有明确要求的项目之外,项目建设周期原则上为2年,教务处将根据项目建设计划组织专家对项目进展情况、经费使用情况、建设中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进行检查和验收。

3. 校级立项基础将作为推荐省级质量工程项目的必备条件,省级质量工程项目在职称晋升时纳入省级课题计算。

4.除国家级在线开放课程培育项目外,其余项目建设经费由教务处根据立项情况在年度全口径预算中预算,并根据建设周期分年下拔到负责人(团队)所在的学院。具体经费管理由学院按照学校有关财务规定执行。

 

 

 

附件1广州医科大学“十三五”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实施方案

附件2:广州医科大学国家级在线开放课程培育项目建设工作方案

附件3:广州医科大学教材建设与管理规定

附件4:在线开放课程项目建设任务书

附件5:国家级在线开放课程培育项目建设任务书

附件6: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项目建设任务书

附件7: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建设任务书

附件8: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项目建设任务书

附件9:本科教学团队建设项目建设任务书

附件10:产业学院建设项目建设任务书

附件11:重点专业建设项目建设任务书

附件12:特色专业建设项目建设任务书

附件13:广州医科大学教材立项申请表

附件14:推荐汇总表

                          

                                             广州医科大学教务处

                                                   2018925
  ©1958- 广州医科大学
技术支持:信息与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地址:广州市番禺区新造镇  电话:020-37104697  邮编:511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