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医科大学英语分级教学实施方案(试行)(广医大教〔2015〕9 号)

发布时间:2015-11-12 浏览:

为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进一步深化我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学校决定自2015级开始,在普通本科中开展基于分级教学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工作,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为指导,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中心,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分类、分层、个性化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口语、写作等综合应用能力,强基础、重应用,整体提高我校本科大学英语的教学水平。

二、改革目标

按照“因材施教、分类指导、个性化教学”的原则,通过课程设计改革,构建基础课程与选修课程相衔接,课堂教学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的英语课程体系。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流、沟通和合作能力,使学生具备基本的学术英语交流能力。

部分毕业生达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规定的“较高要求”标准;大部分学生达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规定的“一般要求”标准。

三、实施方案

1.分级教学模式

2015级开始,大学英语分A级、B级、C级三个级别进行教学。A级主要面向英语起点较高的学生,B级主要面向英语起点一般的学生,C级主要为少数民族预科班学生(必要时开设)。

新生入学后,由外语教研室组织大学英语分级考试,根据考试成绩将学生分为AB两个级别组织教学。A 级班学生有权选择在B级班学习,反之则否。

分级教学模式下,班级规模一般为60人,A级学生一般占学生总数的30%左右,本着自愿参加的原则,A级学生允许在第二学期参加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B级学生一般占学生总数的70%左右,允许在第三学期参加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AB级学生分配比例按每年学生实际考试成绩灵活安排。

学生需在两学年内修读12个学分的大学英语课程。其中:

1A班学生的教学从《新编大学英语》第二册开始,第二学期开始允许参加四级英语统考。第二学年下学期开始,设置高级英语选修课程或专业英语课程。所缺学分,可以通过选修“拓展课程”取得。通过英语六级统考的同学,可以免修大学英语,直接获得学分,免修课程成绩按照85分,绩点3.5记载。

2B班学生从教材第一册开始学习,修完1-4册课程合格,取得规定的12学分。学生也可自愿选修“拓展课程”(选修课),学分按照公共任意选修课程认定。

3C班学生四个学期修读12个学分的基础英语课程。大纲、教材另定。该班级视情况开设。

2.建设网络学习平台,改革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探索课堂教学和基于网络的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的英语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大学英语信息化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数量充足的英语自主学习资源。

大学英语课程在一、二年级开设,总教学时数为216学时,共12学分,其中课内8学分,网络自主学习4学分。

1A班教学探索采用“2+1”课程模式,其中:

2”为课堂教学形式,每周2学时,计2学分。主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依托课本内容,组织进行英语听力、口语、写作训练;授课教师主要是传授英语知识和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要求精讲重点难点词汇、语法,检查课文理解,组织听说读写技能训练活动,对单元学习进行总结,布置下次学习任务。

1”为学生课外网络自主学习,平均每周1学时,计1学分。计算机房网络课堂自主学习要求学生按要求的进度在网络平台上完成自主听说内容。学生利用校园网、机房、自主学习室等网络教学平台及英语资源库进行网络自主学习。要求教师通过网络管理平台回答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个性问题,以完善课堂教学。

学生根据教学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设定网络学习目标,合理安排网络学习进程,完成教师所布置的单元测试、阅读、写作、听力等任务,网络平台系统自动评分和记录分析。教师随时掌握学生自学进度,布置课外学习任务,并监控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练习情况。学生的自主学习成绩以及学生上网时数均作为形成性评价的重要指标。网络自主学习学时计入教师工作量。第一学期的英语课教学形式适当参考执行。

2B班教学可以采取课堂教授为主,结合课堂互动的形式,网络自主学习平台开放给学生。

3C班教学教师讲授为主,课后辅导答疑,加强基础,查漏补缺,掌握最基础的知识。

3.以听力、口语、写作为重点,改革教学内容

学生在高中英语学习中,听力、口语和写作往往是教学的薄弱环节。为了做好高中到大学教学内容的衔接,强化上述语言能力的培养,在本轮大学英语改革中将强化学生听力的培养。同时,在大学英语读写课中进行教学内容改革,以阅读教学为依托,将口语、写作等作为教学重点,探索实施形成性评估与终结性评估相结合的学生学习评价模式,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生对自己学习能力的自信心。

4.完善拓展课程选修模块

大学英语拓展课程选修模块旨在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逐步培养学生在国际交往中的跨文化交流、合作和沟通的能力,同时使学生初步具备学术英语交流能力,为以后的专业英语学习和双语课程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

拓展课程选修课应包括英汉互译、英文写作、英语口语、高级听力、高级英语阅读、医学英语等内容,具体由外语教研室研究开出。拓展课程开设的时间为第二学年下学期,授课时间为白天工作时间。

5.开展第二课堂应用平台

积极利用第二课堂活动,浓厚校园英语学习氛围,为更多的学生搭建语言应用与展示平台。英语第二课堂教学纳入“素质教育课程”管理,教师计工作量,学生计算微学分。每学期做好第二课堂活动计划,做好工作量预算和学分分配,报批以后执行。

每学期组织不同形式的竞赛活动如: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学校选拔赛、听力竞赛、朗读比赛、写作比赛、演讲比赛、小品表演赛、英语文化知识竞赛活动等。开展锻炼表达能力、增进交流的活动如:英语知识专题讲座、英语朗诵会、英语电影欣赏、英语角等。

四、学习评价与滚动管理

根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教学大纲进行考核。教学评价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全面、客观、科学、准确的多元评价体系对于实现课程教学目标至关重要。新的评价方法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量的评价与质的评价相结合、外部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等多种形式,强调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和英语听说能力的考核。

形成性评价包括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间的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等。通过课堂活动和课外活动的记录、网上自主学习记录、学习档案记录、访谈和座谈等形式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观察、评价和监督,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教师通过听写、英汉互译、写作、小测验、期中考试、课堂问答、作业、泛听、预习、上机学习与参与课内外语言实践活动等情况评定学生平时成绩。终结性评价以期末考试为主要形式,应该包括口语、听力、阅读、翻译与写作等综合考试内容。

级别

A

B

C

形成性评价

课堂活动评价

15%

50%

10%

40%

5%

30%

写作评价

10%

10%

10%

阶段测试评价

20%

15%

10%

考勤评价

5%

5%

5%

终结性评价

期末考试

50%

60%

70%

A班期末考试成绩乘上难度系数1.2后,再评定学期成绩(100分为限)、进行年级综合测评。学期成绩不合格者,根据学籍管理办法执行。拓展课程不及格者,可以申请重修,也可以申请改修其他英语选修课程。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后,A班成绩排名后5%的学生可转入B班,B班成绩排名前5%学生可转入A班学习。自愿提出降级学习的学生,可以进行安排。

五、本改革方案从2015级开始试行,可适时修订完善。由基础学院、教务处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