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的意见》,为推动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促进课堂教学模式改革,逐步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于11月14、15日举办了混合式教学专题培训班。教务处郑建民副处长出席了开幕式,共有220多名教师参加了培训。
本次培训班邀请了华南师范大学焦建利教授和人民卫生出版社资深编辑李楠老师来校分别做“大学混合式学习的五种路径”及“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流程与设计要点”主题报告。焦建利教授在报告中,从开放世界中的学校变革,什么样的课堂是好课堂,混合式学习的五种路径三个方面结合多个例子讲述教育技术对教育教学的影响。讲座结束后,焦教授利用新颖的方式和参加教师进行互动交流,就教育技术的改革、微课和慕课的区别、课件制作软件工具,新颖课堂的要点等问题,焦教授都一一作出解答,也介绍一些简单实用的软件小工具给现场教师应用于实际课堂教学。最后焦教授提出“今天,我们任何人都可以借助网络,向其他任何人学习我们想要学习的几乎任何东西”,勉励各位老师利用信息化手段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技术能力,提高课堂的质量。
李楠老师着重从医学教育慕课平台、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实践、如何设计一门优秀的慕课、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评审要求四个方面介绍了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要点。课后,李楠老师与老师们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讨论,就慕课的主讲人员配备、在线课程学时与学分的设定、课程评价体系构建、混合式教学改革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最后李楠老师还展示了不同类型的医学教育MOOC样片让现场的老师进行观摩,使老师们更加充分的了解如何设计与建设线上课程,为后期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两天的混合式教学专题培训,老师们深入了解了混合式教学的实现路径,理解了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流程与设计要点,提升了信息化教学能力,有效地推动了我校混合式教学改革的进程。
教务处郑建民副处长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焦建利教授做“大学混合学习的五种路径”主题报告
李楠老师做 “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流程与设计要点”主题报告”
学员与专家互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