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 年)》和《中国教育现代化 2035》文件精神,积极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提升我校教师数字素养,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强化教育数字化赋能。我校教务处、教师教学发展与研究中心联合口腔医学院教发分中心,于4月18日举办了第三期 “人工智能赋能课程建设与教学创新”讲座活动。活动邀请口腔医学院陈璇老师和智慧树平台汤飞老师担任主讲嘉宾,线上线下同步举办,吸引了全校200余名教师参与。
口腔医学院李江院长参加并主持本次讲座。李院长强调,高校教师肩负着双重重要使命,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时代创新的推动者。近年来,学校在数字化教学改革进程中成绩斐然,虚拟仿真实验室的建成、智慧课程的逐步落地与推广。但面对新的教育发展趋势,如何将 AI 技术深度贯穿课程设计、教学实践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成为当下亟待攻克的重要课题。李院长表示,希望借由本次讲座,搭建交流平台,与参训教师一同探索人工智能赋能课程建设与教学创新的有效路径。
李江院长致辞
在讲座分享中,陈璇老师从能源迭代与生产力解放角度,对比智慧课程与传统课程差异,阐释智慧课程破解教育痛点的路径。以《牙体牙髓病学》课程为例,她系统分享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及智慧课程建设实践,着重解析知识图谱与新形态教材的核心特征,并结合 PBL 教学案例,展示智慧课程应用方法及对教学效果的提升作用。
据悉,口腔医学院《牙体牙髓病学》课程于 2023 年获评国家级线上线下一流本科课程,持续推进智慧课程建设。今年 3 月,牙体牙髓病学教研室陈璇老师在 “第三届粤港澳高校口腔医学教育联盟教师教学竞赛 -- 人工智能与数字化教学创新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陈璇老师进行分享
智慧树平台汤飞老师就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深度应用和智慧课程建设进行讲授,介绍了智慧课程 “知识图谱 - 知识库 - AI 场景 - 灵动课堂” 的四层构建方案。该方案以培养能力为目标,围绕课程知识图谱构建结构化知识库,整合零散教学资源与课程知识,并基于该知识库,创新 AI 工具链赋能教学全流程,课前智能备课生成差异化教案,课中用轻量化工具打造个性教学场景,课后依学情诊断助力未来教学设计。同时,借助 AI 智能体、AI 指令等工具,助力老师运用 AI 实现特色教学,帮助教师精准教学、学生自适应学习。通过 “专业 - 课程” 协同进化生态,为培养适应产业变革的复合型人才提供系统支撑,提升师生信息化素养。
汤飞老师进行分享
互动环节中,参训教师围绕课程建设展开深入探讨,为课程下一步建设方案开拓了全新思路,本次讲座不仅为教师们提供了交流学习的平台,更为学校教育数字化转型注入强劲动力,我校将持续深化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探索更多智慧教育应用场景,推动医学教育迈向新高度。
参会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