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学校在16号楼5楼会议室召开“南山班”导师工作专题会议。钟南山院士、魏东海副校长、罗健东校长助理、“南山班”导师、基础学院、卫生管理学院、公共卫生学院主管教学副院长、学生处、人事处负责人、教务处相关人员出席了会议。
第一临床学院刘宇平副院长首先汇报了2010、2011级南山班管理与学生情况,教务处纪泽泉处长总结汇报了南山班的教学情况及反馈了2010级“南山班”评教评学信息。罗健东校长助理对《广州医学院“南山班”导师制管理办法》进行了说明,“办法”明确了导师的任职条件、工作职责等,为导师制的进一步推行提供了制度保障。
随后,2010级“南山班”导师强永刚、董伟华、孔天翰、李悦山、李晓滨、周洪健教授分别汇报了导师开展工作的情况,并对下一步的工作设想进行了交流。李孜副教授代表2011级新导师发言,她说,身为“南山班”导师深感责任重大,她将借鉴2010级导师们的成功经验、积极探索,认真开展“南山班”导师工作。
钟南山院士听取大家的汇报以后,对“南山班”各方面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说能感受到学生有强烈的学习愿望、独立思考能力较强,学生们信心充足,他强调“南山班”学生应坚持“学本事、学做人、健体魄”。
钟南山院士对“南山班”导师们寄予了厚望,认为“南山班”导师应该具备开拓精神、具有积极参与教改的愿望,要有默默耕耘的良好心态。他说,只要老师对学生用心,学生一定能体会到。教学要多注意学生的接受能力,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如何开展教学,因材施教。
钟南山院士最后提了几点体会:1、结合目前医患关系的一些问题,要注重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沟通能力的培养;2、要积极探讨“南山班”学生的考核标准,可以以小班为试点,进行大胆实践;3、学生要掌握扎实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在此基础上,要学会独立思考,学生最重要的基本功是学会自己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他以PBL教学方法为例,指出进行PBL教学方法改革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要积极探索,看长远效果;4、要培养学生外语的实际应用能力,他强调,外语只是一门工具,是为临床医学专业工作服务的,我们要恰当使用双语或全英教学;5、要多组织一些多层次的讲座,开拓学生的视野,在目前社会风气浮躁的情况下,要注意营造学校良好的科研、学习氛围。6、要放开手脚、大胆实践,进一步探索“南山班”培养模式,一点一滴积累经验,共同办好“南山班”。
最后,魏东海副校长要求职能部门切实落实相关的工作,进一步完善南山班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