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下午,广州医科大学金域检验学院实验诊断学教研室在越秀校区体育馆502会议室召开《实验诊断学》课程建设工作会议。本次会议邀请了广州医科大学教务处李建华处长、学校督导专家吴爱武教授、金域检验学院邓小燕副院长、学院督导专家刘忠民教授、王志刚教授参加。参加会议的还有来自7个教学单位的教研室(副)主任、课程负责人和教学秘书,学院教学办徐德意科长主持了会议。
邓小燕副院长首先介绍了《实验诊断学》的课程概况,指出本次课程改革4大亮点措施:(1)以“器官-系统疾病”为主线,制定统一教学大纲;(2)实施模块化教学;(3)改革实验课堂,融入案例教学;(4)采用线上线下融合教学形式。旨在确保教学同质的最大化、培养学生正确选择实验室检查项目及判读结果的能力,并且实现《实验诊断学》国家级一流课程的建设目标。
(邓小燕副院长对课程作介绍)
接下来,教学秘书陈锦彬博士就目前课程线上慕课建设的情况作了介绍。随后,所有与会领导、专家和老师就教材、授课内容、授课教师、课程运行、管理和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充分热烈的研讨。
(领导、专家、教师们就课程建设积极讨论)
教学督导为课程提出了教学建议:(1)除保证教师的教学水平,还需多分析教学对象的情况,以便根据学情更好地实施教学;(2)由于大部分老师来自临床一线,教学秘书工作需到位,确保不出现教学事故。
课程负责人夏勇教授指出:(1)师资因来自不同附属医院,为加强沟通交流,后续将通过线上线下不同的方式,定期进行试讲、集体备课等教研活动;(2)师资培训方面,后续将会举行继续教育学习班,提升师资教学能力;(3)实验教学方面,现阶段仍然以操作为主,后续实验操作应占多大比例,如何开展实验课教学,需进行提前的布局和设计;(4)关于培养学生临床思维,后续将会进一步的统一细化教学路径和措施。
(课程负责人夏勇教授指导课程建设)
最后,李建华处长作大会总结发言,李处肯定了教研室课程改革与创新取得的成绩,并强调这些成绩的取得最主要在于我们能主动适应新形式、新发展、新要求。也对过去一年各位教师对课程建设和付出给予了肯定。目前,广医正全力以赴地推进“双一流”建设,李建华处长建议把本次讨论的内容落实,形成教学改革方案,在顶层设计上把方案做好,争取形成一个校级甚至是省级的教学成果。在此基础上,李处对课程提出了以下几点展望和总结:首先在内容上面,优化课程的教学内容,以案例为导向,形成我们的自己的特色教材和案例库。其次,师资的选择和培养,这是确保我们的同质化的前提和基础。最后,教学方法的改革,慕课已经开始拍摄,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改革举措。问题已经抓准,解决问题的方法已经形成,改革成效指日可待。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此次课程建设专题会议统一了大广医检验资源共享的思想,明确了课程改革目标,为课程授课教师理清了教学思路,为实施2020版本新教学大纲奠定坚实的基础,推动《实验诊断学》课程立足新起点,开启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