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一流本科课程“双万计划”是国家建设高质量本科教育的重要抓手,旨在打造一批具备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优质课程,树立课程建设新标杆,实现课程质量全面提升。
(交流会现场)
为切实做好第三批国家级一流课程培育与申报工作, 6月25日下午,学校教务处、教师教学发展与研究中心组织召开“一流课程建设与申报经验交流会”。会议邀请了我校获批国家级一流课程和省级一流课程的8位课程负责人做经验分享,各学院、附属医院近百名骨干教师参加会议,教务处张慧群副处长主持本次会议。
(教务处张慧群副处长主持)
教务处郑建民处长首先回顾了学校在一流课程建设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并对当前学校在一流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他表示,开展课程建设不但要注重建设过程、更要注重建设成效,希望通过本次交流会,总结经验、凝聚共识,争取在下一轮申报与建设工作中取得更好成绩,切实提升学校课程教学质量。
(教务处郑建民处长讲话)
随后,8位课程负责人逐一进行经验分享。国家级一流课程负责人金域检验学院邓小燕副院长分享了《临床基础检验学技术》线下课程的建设经验、口腔医学院江千舟教授分享了《牙体牙髓病学》线上线下混合课程的建设经验。她们分别从政策解读、申报材料准备、说课和课堂实录视频、教学样例设计等方面分享申报体会,强调课程教学设计应科学合理,申报材料要环环相扣,团队要有序分工合作,教学组织与实施要突出学生中心地位、课程特色等。
(邓小燕教授分享经验)
(江千舟教授分享经验)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阳范文教授、基础医学院白洪波副教授、金域检验学院吴爱武教授、第二临床学院刘世明教授、基础医学院许小洋教授、药学院麦倩挚教授六位专家分别就负责的《生物医学材料学》《心血管生理学》《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心血管系统疾病》《机能实验学》《药学社会实践》省一流课程进行经验分享。他们分别从一流课程申报与建设的材料组织、课程“两性一度”的实施路径、说课讲课的安排、特色与创新点的凝练、支撑材料的精选、如何量化课程评价指标体系、如何突出教学“创新点”、如何设计线上线下课程比例、如何积累教学过程资料等多层面、多角度进行分享,展示了各自课程团队在课程建设和申报过程中的开阔视野、敏锐眼光和集体智慧,让参会人员耳目一新。会后,参会人员与专家进行了深入的沟通,参会教师纷纷表示通过这次简短而浓缩的经验交流会,明晰了下一步申报第三批一流课程的方向,明确了重点事项,深受启发,受益匪浅。
本次经验交流会进一步深化了我校教师对一流课程建设的认识,明确了一流课程建设目标,对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学校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